韩乃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从事长篇小说和电视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七七级》《岁月》等。根据他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破天荒》《龙抬头》等电视连续剧,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八套黄金档播出。其中《破天荒》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黑龙江卫视公共农业频道与黑龙江省作家协会联合推出《书香四十年》专栏节目,我校中文77级校友韩乃寅在首期节目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他眼中的四十年,笔下的四十年以及在母校求学的那段经历。
▎1977年
中国历史大转折,百废待兴的一年
高考制度在艰难和匆忙中恢复,这是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结束了十年的知青生活,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融进这热血沸腾的百里挑一的遴选之中。
韩乃寅说,当时我们有两千多名知青报考,共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十二份,但是没有我的,我自己也很沮丧就感觉到不应该,可是一个月之后,我突然收到了牡丹江师范学院黄皮的一封挂号信,我拆开一看是一份通知书,这时我们一家三口正在吃饭,我就跟我爱人说,考上了!我爱人拿过通知书之后,就抱着我的小女儿咬了一口,高兴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就这样我跨进了牡丹江师范学院。
那时的牡丹江师范学院,位于东京城镇远郊十多里的荒郊野外,那里也被人称为“大荒地”。后来我以这段亲身的经历,和在校真实的生活感悟,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七七级》。
▎“牡丹江师范学院位于老爷岭南麓的一片乡野之中,这片大荒地,是文革初期在“面向农村办学”的口号下建起的,一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综合性师范院校......”
来到学校后,全然不像是我想象的那样,进到学校一看,那时大概(晚上)九点多钟了,学校灯光昏暗,我背着行李悄悄一看,原来点的都是蜡,地都是土泥路,到了宿舍一看这个宿舍里住着我们十二名同学,一共六个上下铺,都是钉的很简陋的那种床铺,上面一个下面一个,我来晚了就把我安排在最上面靠窗户那里,这就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开学已经半个多月了,学院十个系的入学教育已经全部结束,进入了正常的教学生活。夜幕笼罩下的校园里有跑步的,有三三两两谈心的,还有拿着手电忽而照一下课本,忽而吟背英语单词的,最亮丽的风景是四座教学楼每个窗口都闪着烛光,那是学生们在上晚自习。这一切,就像一股股清风拂面,使我的心激荡起来......”
因为我们这一代学生都是1966、1967届的高中毕业生,那个时候大家有理想,所以劲头足,大家说要把逝去的十年重新夺回来。
你想那个年代国家经济发展滞后,学校经过文化大革命之后,刚刚起步开始恢复高考,要恢复过去的那种体制那种教学秩序,而且教师队伍也是整齐不一,但我们都很理解国家的困难,能有这个机会考上高考,大家就很兴奋,说国家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一定奋发读书,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时是票证的年代,物资匮乏
记得上午最后一节下课铃一响,我们便冲刺般的拿着饭盒,跑进学校食堂排队买饭,我记忆里最难忘的就是食堂里的“勺糕”。炊事员们把一袋袋玉米面倒进大锅里胡乱搅拌一阵子让它发酵,来不及用手,就用勺子往蒸屉上扣,一勺一个,痛快又利索,杂耍似的。蒸出来的干粮不像大饼子,也不像发糕,有人说,干脆就叫“勺糕”吧。
平常几乎都是喝汤,白菜汤油很少,有的同学说这个“勺糕”还有汤,有时候吃饭吃不下去怎么办呢?每个同学都买一包辣椒油,辣椒油就倒在汤里面,(辣椒油)呛嗓子辣,就得往下咽,也就把“勺糕”冲下去了。
那时的课余生活很是贫乏,却也独特
我们的辅导员总说,唱《甜蜜蜜》是不健康的活动,也罢,宿舍里大家凑凑碗筷,凑凑脸盆,自己敲敲打打演奏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我重返母校的旧址“大荒地”,已是四十年后,走在这样的沙石路上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当年的教学楼、平房宿舍几乎已经被现代化的机械所踏平,只是某处还依稀的残留着一角,只有那座高高的水塔还巍然屹立,仿佛是个时代的见证者。
看到现在这个样子就有点触景生情,当时我们的操场就是这样的沙石路面,学生每天早上都在这跑步,如果下雨了,这地面一踩就出水就不能跑了,只能散步,现在来到这里唯一能给我旧印象的就是这座水塔,这座水塔跟当年一模一样,所以看到它就能想起当年整个牡丹江师范学院,所有的校舍教室和所有的状况。
走在小街上,当年的场景更使我记忆犹新,这个板障子就是当年的没有变化,这就是老师当年的宿舍,现在这条小路虽然变成了水泥路面,当时那里是小水沟这里也是水沟,我们有时候星期天到老师家串门的时候,下雨的时候这全是泥泞的一片,来的时候穿的鞋回去的时候基本上就都湿了。
重新踏上“大荒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路都让我眷恋、难舍,如今这里人烟稀少了,当时的人和事可能也随着四十年的变迁逐一离场,但我们曾经引以自豪的“大荒地精神”,却时时在我耳边传来回响........
时隔四十年,我走进了母校的新校址,记忆里“大荒地”校舍全景式的形象,和眼前楼房林立、学子满员的场景在我脑海里交错呈现,与我那时相比,好似越过了世纪。我俯瞰学校的全景,就像当年幻想的海市蜃楼,如今变成现实呈现在我的面前。今天我走进了课堂,听着翻书的清脆和笔记的沙沙声,我忽然发现,原来校园的书声依旧,只是时隔四十年的光阴而已。
牡丹江师范学院副校长 杨敬民
韩老师,咱们现在进入到的是咱们学校多媒体录播教室,咱们学校现在这样的教室有150多间,这个教室整个从媒体技术和设备运用上,极大的支持了我们学校精品课录播的功能,刚才您也深入到文学院教室课堂,听了我们现在教学的情况,您看学校现在跟七七级您在校时比,整个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是不是有极大的改变呢?
四十年之后我重新走进母校的教室,非常感慨,我们“七七级”是生在新社会,是在艰苦奋斗的条件下学习,现在我看到我们学校是随着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在发展,现在的学生是生活在幸福的时代学习。
我们在大荒地学习的时候给学校留下了财富,都叫“大荒地精神”,我希望的现在的老师和学生,虽然告别了那样的环境,但都不要忘了那种精神,用大荒地精神来鼓舞学生奋发读书,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梦,为国家做贡献。
走在母校的新址,不免让我有些陌生,变化真的太大了,我有些应接不暇,羡慕甚至有些许的嫉妒,我多么想再走一回人生,在这里享受如此幸福的学子时光........
▎“徜徉在母校宽阔的路面上,那留在“大荒地”碗筷伴奏放歌的声音,好像隔着时空传了过来,那里的每一个记忆都压进了1977年尘封的年轮里……”
我们走完我母校的旧址之后,又进入了母校的新校舍,是我感慨万分,因为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几岁的人了,那时候学校里的那种学生的朝气已经没有了,是那时候的课堂焕发了我青春的活力,来到这里之后我听到读书声、歌声、笑声,现在的这种活力和当年的那种活力是一样的,我希望这种活力能够使我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乘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能够把学校办得越来越好!
辞别了牡丹江,在返回的路上,车子开上了高高的路岗,鸟瞰牡丹江市令我感慨不已,四十年前的蛛网成路、成片的平房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设施和高楼林立,这是这座城市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象征。
我的母校也宛若镶嵌在这片土地上的一颗文化宝石,烁烁闪光,当然,它也会伴着这座城市在实现中国梦的阔步前行中,放射出更灿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