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黑龙江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一行来我校调研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情况。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少松、副处长吴昊,东北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胡长伟出席了会议;我校院长、党委副书记李春江,副院长张冰,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及国际交流合作处全体人员在综合楼1206会议室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副院长张冰主持。座谈会上,院长李春江代表学校对王少松一行莅临我校调研指导表示热烈欢迎,感谢省教育厅国际... 【阅读全文】
牡丹江师范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在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11项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开展网络安全专题学习、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教学、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新入职教职工培训、主题团日、聘请省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培训、组织师生参加网络安全技能竞赛、组织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答题、参加“网络素养能力提升大课堂”、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开展网络安全宣传作品征集活... 【阅读全文】
近日,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承办的2023年“天正设计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团队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备赛阶段,刘佳一、祝子锐、付小桐等15名学生在邢乐红、邵艳秋、隋朝等7位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课余和暑假时间进行了系统详实的赛前准备。通过五个多月的准备,参赛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艺设计... 【阅读全文】
六十五载,栉风沐雨艰难跋涉,躬耕教坛薪火相传终成伟业;新征程,继往开来凯歌高旋,强国有我任重道远再谱新篇。在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北国金秋,9月6日,在第39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牡丹江师范学院迎来了六十五岁的生日。下午15时,音乐厅内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学校领导王志浩、李春江、刘松、张艳霞、张冰、张晓祥,全体教师,退休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同观看建校65周年暨第39个教师节文艺演出。... 【阅读全文】
近日,2023年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经过层层赛评,最终我校荣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杨华蕊的作品《“织梦岛”共享办公空间设计》,在教师赵立石的指导下荣获国家级二等奖。教师赵立石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自赛讯发布以来,学校积极动员学生参赛,精心组织校内选拔赛,共遴选推荐53份作品参加省赛。参赛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不断打磨和... 【阅读全文】
近日,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物联网专项赛决赛圆满落幕。我校由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陈焕林、王坤、陈建新组成的团队,在教师刘陶唐、左桂鸿的指导下荣获国家级三等奖。自赛事启动以来,我校学生团队紧密协作、奋力拼搏,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提出设计方案、搭建力学支撑框架模型、绘制pcb电路图、编写算法代码、调试解决传统算法的测量死区,出色地制作出了能自主平衡且具有优越抗扰动冲击的立方体模型,充分展示了我校... 【阅读全文】
9月4日,我校历史与文化学院教师史孝文副教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高水平文章《两河流域早期国家形成的阶段及特征》(全文2465字)。文章同时被光明网全文转载,光明思想网首页理论文章精选推荐。据悉,《光明日报》由中共中央主办,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是党和国家联系广大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是我国思想理论领域的中央重点新闻、文化大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主要刊登当代前端学术成果和思想前沿文章。此次在... 【阅读全文】
风华赓续,薪火相传。值此我校65周年校庆到来之际,9月6日,学校邀请离退休老领导老前辈重返校园,共忆往昔峥嵘岁月,喜看学校新变化,共绘发展新蓝图。在学校领导、各二级学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引导和陪同下,老领导老前辈们先后参观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牡丹江流域历史博物馆、基础教育教科书陈列馆、生物标本馆和教师教育实训大楼施工现场。在学校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的介绍下,老领导老前辈们边走、边听、边看... 【阅读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构建学校大思政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9月5日下午,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前夕,学校在综合楼1206会议室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党委书记王志浩,党委副书记刘松,副院长、党委常委张晓祥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刘松主持... 【阅读全文】
日前,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全省教育系统2023年师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结果。我校数学科学学院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集体,郑友进教授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培训、树立师德先进和教书育人典型,不断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初心使命,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学校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