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  师院要闻  >  正文

协同提质结硕果 教师教育谱新篇——牡丹江师范学院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30    阅读数:

自202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以来,牡丹江师范学院在牵头高校东北师范大学的引领下,依托“1+M+N”模式和“大手拉小手”“齿轮传动”立体式帮扶新样态,展现全国N类院校“领跑加速度”,谱写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新篇章。

平台样板建设实现新突破。依托“组团平台资源共建”项目,建设和提升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基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黑龙江分中心等一系列国家级平台。利用特色平台,筑牢阵地、创新载体,聚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同时推动特色化、品牌化实践探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国家级教学案例2个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实现连续获批11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科专业特色优势突显。依托“学科专业提升”项目,打造“乡村教育学”“地方语言文学”省级“双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5个、省级17个。3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质稳步提升。主动优化调整,刀刃向内,向基础学科、理工学科、交叉学科转型发展,培养一批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切实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优秀师资。初次就业率、高质量就业率和留省就业率连续3年稳步增长,大学生参军入伍报效祖国人数逐年增加,西部计划志愿者数量三年蝉联全省第一。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文竹同学,扎根基层11年,是践行“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优秀龙江代表。

课程建设同类领跑。依托“教学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对接新质生产力需求,积极建设“六个10”应用型教学资源。全国率先开出人工智能通识课和专业类特色人工智能课程,建成首门教师教育AI智课,惠及国内20所、国外14所高校和112所基础教育学校。2023年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全国排名181,实现同类院校领跑。三年来,教师免试攻读博士学位、访学交流、管理干部双向挂职50余人;获批8位二级教授、7位省级D类高层次人才,连年获批省级教学名师,柔性引进5名俄罗斯院士,高水平师资大幅增长。

乡村教育特色更加鲜明。依托“乡村教育学学科专业集群提升”项目,建立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培训体系。职前培养对标乡村建设需求,实现乡村教育通识课程全覆盖,培育乡村教育情怀。职后教育依托学校黑龙江省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学院,三年累计培训13个地市18个边境县乡村教师4095人。多名优秀毕业生返校宣讲奋斗历程,释放乐教懂教善教的教育正能量,引领学生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牵头牡丹江112所农村学校成立义务教育学校联盟,构建“双向互挂”模式。培养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家精神宣讲团成员王丹凤,感动龙江年度人物乡村音乐教师张雨等一大批扎根龙江和基层的新时代建设者;师范教育典型做法成功入选教育部特色案例。

高质量完成评估认证工作。依托“管理干部交流”项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抢抓机遇、主动请缨、强化内涵。2021年学校主动申请黑龙江省首个审核评估试点院校,变被动应试为主动建设、变领导着急为全校联动、变教学为主为教育并重,变材料堆砌为内涵提升。顺利完成13个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有力推动了评建改工作,得到教育部专家组高度肯定,圆满完成了试点示范工作。为省内外20余所高校提供经验借鉴,在全国会议上作讲座培训。江苏、安徽、江西、贵州等省级教育部门接续邀请学校教师参加审核评估工作。

数智赋能教育向北走深走实。依托“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师与管理人员协同、专业与学校交互、开展日例会推进。2024年5月,建成国内首门中俄双语师范教育AI智课,已在俄罗斯14所高校推广学习,实现教育理念传输到教学实践出海的跨越。深化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教育合作,推动师生交流互访、学科竞赛共办、科技成果转化等深度合作。引进2个俄罗斯团队,牵头组建国内首个中俄教育学虚拟教研室,目前6所俄罗斯学校加入。积极推动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共建共享,师资共育共用,平台共融共通。

在第4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牡丹江师范学院将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2.0为契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探索建立“小中大学校、本硕博教师一体化”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人才培养体系,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国门大学,为教育戍边作出“牡师”贡献,为教育强国发出“牡师”声音。


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

编辑:朱杰

审核:高朋

编辑:朱杰

上一条:“勇当法治卫士 捍卫法律尊严”——牡丹江师范学院“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决赛圆满落幕

下一条:喜报!我校教师获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